华晨中华汽车新闻_华晨中华汽车网

       对于华晨中华汽车新闻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

2.汽车大观|头顶1300亿债务,又被申请破产,华晨还有出路吗?

3.华晨“爆雷”

华晨中华汽车新闻_华晨中华汽车网

�������������

       今年,东北的冬天格外冷,刺骨的寒风呼呼作响,雪花随着呼啸声翩翩起舞,路上行人紧紧包裹着自己,依旧挡不住那寒风钻进去衣服里面,行人被冷得一哆嗦,瞬间精神抖擞。但对于华晨汽车的工人来讲,外面的寒风还没有他们的心冷,而且他们的心冷了一整年。

       宣布破产重整?

       从今年年初开始,华晨汽车就卷入了债务风波,被外界议论纷纷。到了10月23日,华晨集团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未能如期兑付,再一次引起大家对华晨资金黑洞的关注,华晨汽车还被披上了老赖的外衣。

       紧接着,到了11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对华晨汽车给予书面警示,这次曾经风光无限的华晨汽车,它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赖。到了11月16日,华晨汽车顶不住压力并向外披露:公司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11月20日,各个车企都在广州车展上“争奇斗艳”,华晨汽车看着这番景象,又看看自己现在如此落寞,它应该会叹息说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并转头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申请。同一天,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请,这就意味着华晨汽车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晨集团隶属辽宁省国有企业,拥有华晨中国、金杯汽车、申华控股、新晨动力4家上市公司和160多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旗下有中华汽车、金杯汽车和华颂汽车三个自主品牌和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

       华晨集团手握如此多产业,为何会让华晨汽车被逼到破产重整的地步?回顾一下华晨汽车的历史,我们就会在其中发现了答案。

       从崛起到辉煌,再到衰落?

       1988年,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汽车制造厂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这就是华晨汽车的前身。第二年,金杯汽车与日本丰田汽车合作,在丰田车型的基础上,金杯汽车开始研发并推出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金杯轻型客车。

       1992年,金杯汽车股东之一的仰融注册了并成立了华晨中国,随后通过资本运作控制了金杯汽车51%的股份;到了1995年,华晨中国彻底接手了金杯汽车的管理权。

       从1997年开始,华晨中国旗下的金杯客车在轻型客车领域的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国内第一。在2000年,华晨中国不满现状,露出了它那蓬勃野心,旗下的中华品牌轿车随之亮相,那时候的中华轿车给了国内消费者一个惊喜。

       次年,华晨汽车遇到了它一生的“贵人”,德国著名品牌宝马其策划宣布将与华晨汽车建立合资关系。在当时,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毕竟当时华晨汽车的实力对比国际车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华晨汽车有了金杯、中华和华晨宝马三张王牌,在汽车市场一路过关斩将,高歌猛进,在商用车与乘用车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好景不长,这几年由于华晨汽车运营不当,许多项目被叫停,导致集团内部亏损严重;当时临危受命上任的祁玉民为了挽救华晨汽车,并出台了两条举措,一是将中华轿车降价出售换取销量,二是将华晨宝马的财务权、销售权等交给宝马汽车掌控,让经验丰富的宝马主导销售渠道的建立和管理。

       虽然祁玉民的举措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失去了华晨宝马的主导权,让华晨汽车在华晨宝马中的地位下降,甚至会沦为了宝马在国内的代工厂,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华晨汽车要活下来才有希望。

但从那以后,华晨汽车就开始一蹶不振,即使它是挺着腰杆子走路也没用,因为它走的是下坡路。华晨汽车一直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它在依靠华晨宝马在“输血”,据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9年间,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分别为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和76.26亿元,其利润总计269亿元,从中除去华晨宝马利润分成之后,华晨汽车还亏损了34.84亿元。

       除了华晨宝马之外,华晨集团的其他品牌销量都很差,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与华晨汽车合作的雷诺汽车也看不下去了,随后与华晨分道扬镳。

       宝马汽车不想一直处在被动状态,它想获得主动权。在2018年10月,华晨中国发布公告称:宝马汽车将会于2022年前,从华晨汽车手中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如果交易顺利完成,宝马汽车与华晨汽车分别持有75%和25%的股份(华晨宝马的股份),华晨汽车同时彻底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这就意味着华晨汽车彻底成为了宝马的代工厂。

       今年11月17日,宝马集团表明,目前迹象表明华晨母公司的债务问题会影响到其增持华晨宝马股份的交易。同时,据外媒报道,辽宁政府也希望宝马能按计划增持合资公司的股份,并扩大当地的汽车产能。

       如今,在华晨中华工厂厂区内,东侧的华晨宝马车间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工人路过,而对面的中华车间却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冷清。

       从客观方面来讲,小雷觉得华晨汽车只是暂时破产,一方面,它有辽宁政府的支持,毕竟它为当地贡献了很多,比如就业岗位和税收等;而且法院只是裁定华晨汽车破产重整,主要是在“重整”上面,目前它还没有走到资不抵债的地步,还有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华晨集团还有宝马这条“大腿”,对于宝马来讲,它并不希望华晨汽车破产,因为它不想在之后的股权调整出现问题。对于华晨集团来讲,这次虽然没有真正破产,但在当下的汽车市场环境中,它已经丧失了重返汽车市场主流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大观|头顶1300亿债务,又被申请破产,华晨还有出路吗?

       日前,沉寂了一年多的华晨终于推出了新车型“中华(配置?图库?口碑?论坛)530”,但该车甫一面世就遭到了外界的“口诛笔伐”——模仿“宝马530”的痕迹实在太过明显。此前,华晨一度被业内看做是最具研发实力及品牌价值的自主品牌企业,但如今,“中华530(配置?图库?口碑)”上所反映出来的,似乎只有华晨面对强敌时的尴尬和无奈。

       而实际上,华晨的尴尬只是国内一干自主品牌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技术缺失

       “(中华530)可能在外观上与宝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这款车是基于华晨中华骏捷(配置?图库?口碑?论坛?4S店)FSV平台开发而来的。”面对外界质疑,华晨汽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淡淡地表示。

       据了解,于4月19日发布的中华品牌新车型“中华530”,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由于跟宝马有合资关系,因此“530”这个名字很难让人不与“宝马530”产生联想,而实际上,除了logo不同外,“中华530”的外观几乎与“宝马530”一模一样。华晨董事长兼总裁祁玉民对此的解释显得较为“诚恳”:“‘中华530’的5代表紧凑级别,30代表三厢车,今后华晨中华品牌推出的新车都将以这种新方法来命名,类似宝马的命名方式。”

       “自主研发实力依旧羸弱,是华晨选择‘模仿’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而实际上,祁玉民自己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祁玉民给华晨定下了三个目标:第一,要想办法建立品牌;第二,要真正掌握一些核心技术,把华晨的发动机和底盘做好;第三,到“十二五”末期,华晨集团将实现年销售150万辆整车、150万台发动机,以及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企业总是缺什么就喊什么。”贾新光认为,将“建立品牌”和“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晨当下在技术和品牌方面的缺失。

       止步不前

       实际上,与国内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从低端车型入手的“逆向研发”过程不同,在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华晨一开始就选择了高开高走。而中华和尊驰(配置?图库?口碑?论坛?4S店)正是华晨自主“高起点”的产物。

       2000年12月,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彼时还处在仰融时代的华晨,为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了30亿元资金,并聘请国外汽车设计公司打造了几大车型平台。中华推出之初,最高配车型的定价接近20万元,这也让中华成为当时唯一一款敢于直接跟外资品牌“叫板”的车型。也正因为如此,华晨一度被业内看做是最具研发实力及品牌价值的自主品牌车企。

       在仰融时代之后,辽宁省政府安排时任大连市副市长的祁玉民“空降”华晨,祁玉民上任后,借助在成本控制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给新车型骏捷定了一个较低的价格,让华晨在利润和销量方面逐渐有了起色,但在核心技术研发层面,华晨似乎并未向前走多远。

       据了解,骏捷所用的车型平台,仍是仰融时代打造的华晨几大车型平台之一,而上述华晨汽车公关部负责人所称的“中华530”所用的骏捷FSV(配置?图库?口碑?论坛?4S店)平台,也是在原有平台上改造而来的。这种在技术研发层面的缓慢前进,造成了华晨自主品牌车型开始更多地往骏捷FRV(配置?图库?口碑?论坛?4S店)、骏捷FSV等小型、低端车型靠拢。

       华晨方面一直认为,对原有平台进行改进之后,所生产出来的车型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事实的确如此,但在这种心态下推出的新产品,显然无法让华晨的产品层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为迅速获利,华晨近几年还将研发重心转向了利润相对较大的专用车领域。研发资金投入本来就不多,何况还这么分散,华晨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无疑将是缓慢的。据华晨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华晨累计投入产品研发资金26.9亿元(包括投向专用车、乘用车和商用车),占其679.3亿元整体销售收入的3.9%。而目前,跨国车企的研发投入一般能占到销售收入的5%~6%。例如,大众汽车2009年的研发投入为57.28亿英镑,占其销售收入的5.2%。

       平衡考量

       实际上,华晨在自主研发方面的问题,也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除华晨之外,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中吉利、奇瑞以及比亚迪等车企,选择的是一种先依靠模仿推出低端车型,随后再转向高端的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迫切需要解决要技术还是要利润的平衡问题。

       以奇瑞为例,早在2008年,奇瑞便表示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拿出来做研发,但据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表示,现在奇瑞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足年销售收入的3%,“况且奇瑞一直走得是‘逆向研发’之路,这样做资金投入不会太高”。

       对此,奇瑞研究院一位内部人士辩解称,奇瑞每年的研发投入十分巨大,“但奇瑞旗下有将近20款车型,分摊到每款车型上的研发资金或许就显得不足了”。对于一个刚起步的自主品牌企业而言,用20款车型来拼市场,这本身就已经反映出了企业对市场、对销量的重视,反之则是对研发、对技术的轻视。

华晨“爆雷”

       作者?|?张媛媛

       来源?|?汽车大观?

       背靠宝马这颗大树,华晨汽车还是要把自己折腾破产重组了?

       继众泰汽车、力帆汽车等老牌车企之后,东风裕隆、华晨汽车或也将向市场“挥手告别”。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编号(2020)辽01破申27号。

       公开资料显示,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冲压模具研产商,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冲压模具的定制化服务。

       华晨汽车因拖欠供应商款项,被供应商申请破产。这家隶属于辽宁省国资委的重点国有企业,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第一家代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赴美上市15年的老牌车企终究是重蹈了众泰、力帆的覆辙。

       债务高企

       如今,华晨汽车被申请重整的具体原因还未可知。

       不过,华晨汽车负债高企,屡次债务违约已是不争的事实。

       11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辽宁省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就华晨集团重整进行沟通,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无明确重组方案。

       短短10日,华晨汽车就被申请重整,华晨集团旗下子公司也“坐不住”了。

       11月15日晚间,金杯汽车、申华控股相继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华晨集团尚未收到沈阳中院正式受理重整的裁定书。华晨集团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沈阳中院受理,华晨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若华晨集团的重整申请被沈阳中院受理,华晨集团将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具体来看,金杯汽车的公告中明确表示,经核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应收华晨集团账款5,007万元,应收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2,677万元,均为日常汽车零部件购销形成。若华晨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可能计提大额坏账准备。公司对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余额5.30亿元,若华晨集团破产重整,相关担保能否顺利解除,存在不确定性。

       申华控股公告称,经核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应收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账款1.4亿元,主要形成原因为日常汽车购销;公司对华晨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余额44,565.48万元,其中4亿元为公司向华晨集团为公司融资担保提供的反担保,4,565.48万元为公司为原子公司华晨租赁提供的存续担保。若华晨集团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公司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公告中所显示的账款,只是杯水车薪。

       根据8月华晨汽车发布的2020年债券半年报显示,集团总负债1328.44亿元,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为71.4%。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77亿元。

       10月23日,华晨集团又因未能按期兑付规模为10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发生实质性违约,按照相关规则,华晨旗下所有债券停牌。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华晨汽车集团未偿债券共14只,债券余额合计172亿元。

       不仅如此,华晨汽车今年已经19次登上被执行人名单,被执行总金额仅为3.9亿元。对于总资产高达1700亿元的华晨集团而言,虽然3.9亿元不值一提,但多次登上被执行人名单,也在侧面印证了华晨集团资金链出现了严重问题。

       北京车展前夕,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曾表示:“华晨成立了债委会,由沈阳市金融监管局、辽宁省银行协会牵头和华晨集团组成,其中省市政府对华晨提供了大量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流动性问题,具体金额不方便透露。”

       毋庸置疑,华晨集团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艰难时刻。

       自主羸弱?转型艰难

       华晨汽车之所以走到如此境地,与自主板块长期处于弱势不无关系。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达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净利润为40.45亿元。

       而扣除掉华晨宝马贡献的43.83亿元利润后,华晨中国总体亏损达3.4亿元。根据华晨汽车2015-2019年的财报来看,华晨宝马贡献的利润共计269亿元,除去华晨宝马利润后,华晨4年以来亏损高达34.84亿元。

       离开宝马,华晨汽车自主板块亏损之势加剧。

       根据华晨与宝马2018年签署的协议显示,宝马将从华晨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2022年宝马和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

       宝马汽车的股比提升后,华晨自主板块将成为主要业绩来源。

       目前,华晨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整车业务中包括华晨中华、华颂、华晨金杯等品牌,而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什么体量。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华晨雷诺在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新车12,068辆;华晨中华在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新车3,870辆。显然,华晨旗下的自主板块不具盈利能力。

       过度依赖宝马利润的后遗症显现,华晨汽车旗下品牌产品缺乏竞争力、自主研发能力弱等自身原因爆发,华晨汽车开始转型。

       齐凯曾表示,华晨汽车目前已经在与车企就共同开发平台进行接洽,涉及车型既包括传统燃油车,也包括新能源车型。

       按照华晨汽车的规划,2025年,将实现195万辆的销售体量,其中包括110万辆乘用车和85万辆商用车;零部件业务销售规模预计达到350亿元。具体来看,乘用车110万辆销量包括目前规划的华晨宝马65万辆、中华30万辆、华晨新日15万辆;商用车85万辆包括华晨鑫源60万辆、华晨雷诺金杯15万辆、卡车和专用车10万辆。

       意味着,华晨汽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将实现企业复兴。

       不过,华晨汽车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善的。具体而言,开发平台、研发新车都需要资金支持,而面对越来越大的亏损,华晨汽车的复兴之策能否成功,还很难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同样,当第三季度开始,中国汽车产业销量捷报频传时,总有那么一批车企在滑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甚至,原本吃瓜群众们觉得只和P2P、集资相关的“爆雷”,居然也会在销量不振、资金吃紧的车企身上出现。

       “当前资金确实出现暂时困难,所以未能按期兑付到期债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汽车”)的公告简短而无力,简称“17华汽05”的债券,未能按期向中证登上海分公司支付2017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兑付款,本金10亿元、利息5,300万元,原定10月21日16点归还本金转至指定银行账户。

       用大白话说,就是华晨汽车发行的债券逾期5天,本金加利息10.53亿元,现在无法兑付债主,只留下一句“集团正在积极努力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华晨一定会积极妥善解决债券问题”。

       “相信”二字,在如山巨债面前并没有说服力,相反,翻开华晨的业绩,只能平添更多忧虑和质疑。而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如今面临“爆雷”风险的又岂止是华晨一家?

       负债1,200亿

       势头不妙的信号,总是比消息最终爆炸要早几步。早在10月23日,华晨汽车就已经发布公告证实了债务违约的事实。公告里虽然有“相信”的字眼,但同时华晨也承认“因流动性紧张,资金面临较大困难,能否及时筹集到足额资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我们听惯了某某P2P平台爆雷、某某小皮包公司欠债难偿,然而,华晨汽车这样体量的国企,左手拥有1,700亿元的资产,右手是辽宁省国资委和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80:20)的股东背书,竟然也能出现这样的新闻?

       根据《汽车公社》获得的华晨汽车2019年年报,这家沈阳重点企业2019年营收1,811.30亿元,比2018年的1,569.28亿元同比提升15.4%。净利润从97.74亿元提高12.0%到109.50亿元。看起来业绩表现不错,规模和利润率都很可观,在大盘下行的背景下实现了同比攀升。但为何这样实力强劲的企业会无法兑付到期债券?

       这就要考核到营收和利润之外的另一批指标:截至期末(2019年12月31日)现金流为377亿,较2018年底的293亿有所提升。然而流动负债1,162.51亿元,加上非流动负债(含应付债券)之后,总负债为1,447.81亿元。

       而东方金诚提供的数字是:截至2020年3月末,华晨汽车负债总额为1,226.75亿元。仅仅债券一项,就足以让华晨步履艰难。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称,截至2020年10月23日,华晨汽车集团未偿债券共14只,债券余额合计172亿元。以到期分布和回售压力为观察维度,主要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

       可以推算,华晨汽车为了减少负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现金流必然经受了损耗。而1,200~1,400亿元级别的债务,让两三百亿的现金流显得力不从心。

       事实上,华晨的“雷声”早已可闻,今年7月开始便遭遇旗下多只债券“跳水”,债务和资金链问题浮现。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称,华晨汽车应于2020年9月21日划拨季度应付利息,但截至2020年10月14日,华晨集团仍未将应付季度利息划拨至债权投资计划托管人;

江苏信托所表示,华晨汽车应于2020年10月12日兑付贷款本金10.01亿元、利息2000万元、罚息668.38万元。但是截至2020年10月15日,华晨集团并未按约定兑付贷款本息;

包括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内机构都在下调华晨评级,其中,东方金诚10月15日将华晨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从AA+下调到AA-,10月26日又因为“17华汽05”事件再度下调到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

       2014~2020华晨中国业绩

       资金链和负债的根源,仍然还应当从华晨的主营业务去着手寻觅。

       中华何处去?华晨心茫然

       整个华晨汽车集团的制造业主体业务,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自主整车制造(华晨中华、华晨鑫源等)、合资整车(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以及零部件和技术(新晨动力、沈阳航天三菱等)三大块。

       合资整车业务,是华晨汽车最大的利润来源。

       若论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华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当之无愧是个另类。以利润率而言,这家港股上市的车企几乎可以傲视全球。2011年以来,华晨中国每年营业收入不过人民币五六十亿元,但净利润却从在18亿到53亿元不等。年度利润最高纪录出现在2014年,53.43亿元将利润率抬高至97.9%,即便以高利润闻名的丰田也不过1/10的水平。2020年上半年,利润率高达279.0%,即净利润接近营收的3倍。

       稍微懂一点财务知识都能知道,联营合营公司按《权益法》提供利润,但营收没有合并,便会将利润指标拔高,从而出现反常的高利润率,吸引投资者。对华晨中国来说,利润便指望着华晨宝马。2011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提供华晨中国的利润为17至55亿元,在后者净利润中占比从94.9%至119.6%不等。换句话说,扣除华晨宝马后,自2012年开始华晨中国其他业务一直亏损。

       华晨汽车2019年业绩

       无论是对整个华晨集团的业绩,还是对华晨中国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的魅力,华晨宝马都是唯一举足轻重的力量,堪比婴儿完全不能脱离的“奶水”。2015年华晨宝马交给华晨的利润大减30%,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国经济及汽车行业增长减缓,同时华晨宝马为筹备发布新车和新生产设施项目扩大了投入。这一年,“奶水不足”的华晨中国净利润崩塌近四成。

       尽管不像华晨那样极度依赖华晨宝马的“奶水”,宝马集团却也渴求在华补足“血液”。2013年到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创下的利润总额在11亿至20亿欧元不等,除了上文贡献给华晨四五十亿人民币之外,另一半自然就填充了宝马的腰包。

       坐享合资丰厚利润的美好时光,就快要画上句号。2018年10月,宝马汽车集团以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实现控股华晨宝马75%,完成时间是2022年。当然,华晨方面的好处除了这笔资金,还获得了宝马对华晨宝马投放X5和iX3等新能源车的提速。

       但代价也是昂贵的。换句话说,2022年之后,华晨中国就只能每年从华晨宝马分红25%,而不能将华晨宝马的利润直接合并到报表中,届时华晨中国的“好看数字”将彻底终结。

       自主整车板块,则更是牵扯到伤心往事。

       华晨中国在2009年剥离了严重亏损的自主轿车业务,卖给母公司华晨集团。没错,华晨上市公司的资产如今并不包括庸碌的中华。不计华晨宝马之后华晨中国无法盈利,要怪沈阳汽车、裕民机械等附属子公司,以及新晨动力、沈阳航天等联营合营企业。尽管新晨动力目前有着相对不错的实力,甚至向吉利等强势车企提供发动机,却无法扭转华晨中国自主业务的颓势,更别说填补华晨集团悄悄藏起来的“亏损大坑”——中华汽车。

       如果说,在2011~2015年中国自主SUV蓬勃发展的浪潮里,华晨还写下过辉煌的一笔,那么如今的中华品牌则几近覆灭。2020前9月销量4,976辆,同比暴跌76.0%,销量最高的车型居然并非V7等“新锐”,而是老款的中华H330,也只有区区1,824辆。

       华晨中华和华晨宝马销量变化

       缺少人才,以及打造正向技术研发体系的决心,则产品和设计便无从谈起。中国自主品牌向来普遍缺少正向技术,但有进取意识的车企都在想方设法摸索出“半自主平台”,并将海外人才和先进经验尽可能吸收为己有。而华晨的技术和设计却几乎是在原地踏步,对市场需求的脉搏律动亦缺少把控能力。例如在SUV热潮中,华晨V3在2016年12月曾实现月销2万辆的纪录,但很快在消费升级的新一轮鏖战中落败。诸如吉利、长城等强者很快拿出了进一步升级的车型,华晨V6、V7却迟迟到2018年才上市,尚且不论V6前脸设计遭到诟病,以及产品力无法企及强势车型水平。

       产品的紊乱与孱弱压迫了渠道的发展。2008至2012年,中国自主车企集体陷入“分网狂潮”,实力和体量远不及吉利奇瑞的华晨,竟然也打起了分网的主意,考虑将中华品牌分网销售。在一二级网络的比例上,华晨中华也在混乱中走到了畸形地步,截至2010年底,中华品牌经销店超过1,000家,但一级网络不过区区261家,在之后的岁月中大量分店倒闭关张。

       而在自主汽车产业中扮演重要动力提供者角色的新晨动力与航天三菱,尽管仍然有着一定的份额和重要性,但业绩难言上佳,在华晨中国2019年年报中,营收滑坡主要归结于“由于新晨动力及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于年内之业绩疲软所致”。

       自主整车业务缺少进取心,过于依赖合资业务的“奶嘴”,这是华晨如今大而不强、危机四起的根源所在。诚然,以华晨的体量和对区域的重要性,相关地区必然会加以扶持和挽救,但从来拐棍都不是长久之计。

       更别说,那些排行榜靠后的车企,大多数家底还不如华晨。

       文/卡曼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关于“华晨中华汽车新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华晨中华汽车新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